婆羅門教  作者/The Altar of Afraid

回奇幻世界


婆羅門教的產生 基本信仰和教義 三大主神 吠陀文獻

婆羅門教的產生

  婆羅門教.它的雛型生成於印度最早的文明-印度河文化(B.C2500~B.C1700)但真正成為一個信仰,教義完整的教派則是在吠陀時期(B.C1500~B.C900)

印度河文明時期(B.C2500~B.C1700)

  印度流行對母神,動物及男女生器的崇拜.這些崇拜雖然不代表婆羅門教的產生.但可以肯定的婆羅門教在產生時吸收了這一方面的一些內容.印度後來流行的婆羅門教崇拜便有不少由此而來.

吠陀時期(B.C1500~B.C900)

  隨著阿利安人的到來,先是吠陀文獻的出現,後是種姓制度的逐步成形,奠定了羅門的根本.主要的種性制度有四:

  婆羅門-祭司,負責主持宗教祭祀之人(Brahmana,梵文原意是指神學掌控者)
  剎帝利-武士,王室貴族
  吠舍-一般平民,農民,商人,手工業者
  首陀羅-奴隸

  一般人民認為,人生來便屬於四個種姓之中.據<梨俱吠陀>中的<原人訟>說.婆羅門是原人的嘴,剎帝利是原人的雙臂,吠舍是原人的大腿,首陀羅是原人的腳;是故各有其高位卑下.婆羅門教的演變和發展始終伴隨著種姓制度的演變和發展.婆羅門教主要反映出婆羅門這個階級的利益和意識形態.

  吠陀時期的初期階段,印度宗教主要是多神崇拜(一直演變至今,傳言有三億多位神祇),後來則趨向於主神崇拜或是一神信仰,婆羅門教的主神都是由吠陀時期所崇拜的諸神演變而來(如:梵天,毗濕奴,濕婆)

  吠陀末期,印度婆羅門教已完成形.無論祭祀,崇拜,教義等都以系統化的確立.構成印度傳統文化的重心.對後來的宗教(如:耆那教,印度教,佛教)也有莫大的影響

TOP


基本信仰和教義

三大綱領

1.尊崇吠陀文獻為啟天聖典
2.祭祀萬能
3.絕對服從婆羅門

信仰

  由吠陀時期便盛行的多神信仰,如太陽神 Surya ,黎明之神 Usas ,雨神 Parjanya ,風神 Vayu暴風神 Rudra ,火神 Apas ,雷神 Indra 等...
  但隨著婆羅門教的開展,所崇拜的神逐漸集中到有主導做用或力量強大的神(主神崇拜),教徒崇拜的神祇之中,最主要的是梵天(Brahma),一切神的根源,一切的神祇皆是由其所創,還有對世界起保護作用的毗濕奴(visnu)和起破壞做用的濕婆(shiva)

祭祀

婆羅門教極重視祭祀,相信祭祀萬能
主要的祭祀有兩類:

家庭祭:

主要限於家庭事務的祀,人生的各階段.受胎 出生 命名 哺養 童年 成年
從師學習 學成歸家 結婚等.以及祖先祭,和人死時的祭禮.

天啟祭:

主要包括供樣祭和蘇摩祭兩類,兩類之下又有許多類,包含範圍極廣,如
火祭-祈求牲畜順利繁殖
初橞祭-祈求豐年
馬祭-印度君王所做的祭祀,婆羅門認為可因此而使國王成為王中之王.做百
次馬祭的君主可成為世界和眾神的主宰.它是婆羅門規模最大的祭典.

修行

婆羅門教除了主張嚴格的種姓制外,還認為人(不包括首陀羅)的理想生活應分為四期:

淨行期(梵行期):

幼時入塾,從師學習吠陀文獻,實行宗教儀軌,履行宗教義務,這個時期
的生活目的就是{法}---求法

家居期(家住期):

學成歸家,取妻生子,積賺財富,履行成家立業的世俗義務,這個時期的
生活目的就是{欲}和{財}---結婚和求財

林居期(林棲期):

離家入山,匿跡林泉,打坐參禪,侍梵祭天,過簡僕的出家生活為最後的
解脫作準備,此時可攜妻修行

遁世期(出世期):

單獨實踐苦行,棄家雲遊乞討,以苦為樂,磨練意智,爭求最後終極的解
脫.

教義

  婆羅門教的思想家認為,宇宙的本體是"梵"(Brahman);人的諸器官(如眼,耳,鼻,舌,皮膚)的主宰體,生命活動的中心是"我"(Atman),但梵和我兩者間在本質上是一體的."我"雖然表現的多種多樣,但這只是幻象,真正實在的只有最高的"梵".
  梵是一切的根本,是"我"的本質.世
之人把"梵"與"我"看作是不同的東西,或僅認為"我"是人的根本.而不認識"梵",這就是無明(幻).人如果有無明,不信奉婆羅門教,不履行種姓義務,就或陷入痛苦的生死輪迴.輪迴狀態根據人生前的行為好壞而有優劣之分,行善成善,行惡成惡.要跳脫輪迴,達到解脫,只有信奉婆羅門教,尊守婆羅門教的種種宗教規定,掌握梵的知識(認識梵我同一).

TOP


 三大主神

 

梵天(Brahma)

  梵天是創造之神,是婆羅門教作為宇宙最高本體的梵的人格化.祂創造一切的事物(包括人和一般的神祇),
  通常被一般人描述為有四頭-分別掌管宇宙的四分之一.印度教的聖典"四吠陀"亦源於這"四頭".由於梵天是創造神,而世間的魔鬼,災難等亦由其所創,又由於梵天是思辨中抽象而來(梵的人格化),因此現在印度教徒中崇拜祂的極少,印度國內僅在"拉賈斯坦邦"的"普希伽爾"有供奉此神的廟.一般認為梵天沒有化身.

 

毗濕奴(visnu)

  毗濕奴是保護之神,是懲惡獎善大慈大悲之神.當世界要被惡魔毀滅時,祂就以某種化身的形態出來救世.印度古籍或神話傳說中常把祂描述有四隻手,分別拿著輪寶,法螺,仙杖,蓮花,祂常躺在巨蛇身上,肚臍上長著一朵蓮花.祂的坐騎是金翅鳥-迦樓羅.毗濕奴救世時化身有很多,主要的有十個:

魚-

當洪水氾濫時,曾化身為魚救出人類的始祖"摩奴".

龜-

曾化身為龜與惡神阿修羅戰鬥,最後獲得使人不死的甘露.

野豬-

化身為野豬戰勝惡魔"黃金眼",拉出沉入大海的大地.

人獅-

化身為人獅將為非做歹的惡魔"毗羅尼亞伽西婆"殺死.

侏儒-

為與惡魔"巴利"爭鬥,化身為侏儒,奪回天,空,地三界.

持斧羅摩-

為維護婆羅門的至上地位,化身持斧羅摩,消滅一些傲慢的剎第利.

羅摩-

化身為"羅摩衍那"中的主人翁"羅摩",除去魔王"羅瓦那"

黑天-

化身為"摩訶婆羅多"中的英雄"黑天",除去暴君和惡魔.

佛陀-

化身為釋迦牟尼佛,製造錯誤的理論,致使羅剎等惡人失敗.

伽爾基-

化身為救世主伽爾基,使世界免於毀滅

毗濕奴據說有一千多個稱號,如"世界之主","訶利"等等...

 

濕婆(Shiva)

  濕婆是屬性最複雜的神之一,集水火不相容之特性於一身;既是毀滅者又是起死回生者,既是大苦行者又是色欲的象徵;既有牧養眾生的慈心,又有復仇的凶念.寺廟或私宅神舍裡所供奉的濕婆象徵是"林伽",即是男性的生殖器.在繪畫或是雕塑中濕婆膚色白或灰白,頸部青色(因吞下宇宙海洋泛起危及人類之毒液所致)多結髮辮盤成高,頭頂一彎新月,有恆河之水自頭頂流下.祂有三隻眼能透視內心,一著目便能將其化為灰燼;戴著骷髏項圈或盤蛇,兩手(或四手)持鹿皮三股叉,小手鼓,或飾有骷髏的棍棒.

TOP


吠陀

 

吠陀(veda)簡言之,就是古代印度最早的宗教歷史文獻的總匯.
印度被稱為"吠陀文獻"的典籍為數眾多,其中包括:

吠陀本集(Samhita)
是關於神的頌歌,文,祭文,咒語的匯集

梵書(Brahmana)
亦稱婆羅門書,淨行書,是對吠陀本集的解釋,具體說明本集中
提到的祭祀的起源,方法和有關的傳說等


森林書(Aranyaka)
是梵書的附屬部分,除論述祭祀的目的和方法外,還涉及一些哲
學思辨的問題

奧義書(Upanisad)
森林書的附屬部份,它雖然也論述宗教祭祀的問題,但卻開始大
量的討論哲學思辨,是印度最早的哲學典籍匯集

 

吠陀文獻的含義,除了以上所述之外,更經常地還是專指吠陀本集.
吠陀本集包括四部(通稱四吠陀):

梨俱吠陀(Rg-veda)
是對神等的贊歌,這種贊歌是在祭祀時祭者為勸請神而高聲吟誦的
韻文.現存10卷,128頁,形成約在B.C.1500左右

娑摩吠陀(Sama-veda)
是祭祀時的歌詠,它有一定的旋律,所歌詠的聖歌大部分取自"梨俱吠
陀".現存1509首.形成在B.C.1000左右

耶柔吠陀(Ya-jjur-veda)
祭祀時所使用的祭詞,由散文構成,祭祀時祭者低聲念誦.它又分為"黑耶柔"
,'白耶柔"."黑耶柔"18卷,"白耶柔"40卷,形成約在B.C.1000左右

阿達婆吠陀(Atharva-veda)
主要是用於消災招福的咒語的集.現存20卷730首,形成約在B.C.1000年後

 

吠陀文獻表



...梨俱吠陀(替頌明論)Rig-Veda
...婆摩吠陀(歌詠明論)Sama-Veda
.....耶柔吠陀(祭祀明論)Yajnr-Veda
.....阿達婆吠陀(辟災明論)Athava-Veda.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本集(狹義吠陀)Samhita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梵書(每部有三份)Brahmana.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儀規Vidhi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釋義Arthavada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極意Vadanta.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...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森林書(阿蘭若書).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...........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奧義書(優婆尼沙)
.....經書..吠陀分明論支節(廣義)...聲調學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音律學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文法學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難字集解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天文學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禮學
...............禮學(狹義)...所聞經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家範經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法經...法論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實利論

TOP


回奇幻世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