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界之神格
一,因陀羅(Indra)
由雷霆神格化而來,是吠陀神界中最重要的神,為喜見城(Sudarsana)之主。他全身都是茶褐色的,手中常拿著金剛杵(vajra)作為武器,駕著由兩匹茶褐色的馬牽引的馬車。風神馬爾殊(Maruts)和漥尤(Vayu)都是他的隨從。其有名的事蹟為降服惡龍烏里特那(Vrtra),烏里特那(Vrtra)因為阻斷河流,又妨礙降雨,因而惹怒了因陀羅(Indra),於是因陀羅(Indra)用金剛杵討伐之,最後烏里特那(Vrtra)戰敗,像大樹一樣倒在地上,天地因
此震動。這個傳說的由來是因為降雨時雷電交加,因此認為是因陀羅(Indra)和烏里特那(Vrtra)在打鬥。他也曾經征服有九十九隻手和三頭六眼的怪物拿拉(Urana)。因陀羅(Indra)不單是雷霆之神,也是印度民族中武士族之軍神。
二,魯特羅(Rudra)
他在梨俱吠陀(Rgveda)中並沒有顯著的地位,後來在阿闥婆吠陀(Atharvaveda)和夜柔吠陀(Yajurveda)當中才慢慢演變成後來的濕婆(Siva)。他手持弓矢為武器,後來的吠陀中說他有千眼,有黑色的腹部和紅色的背部,脖子是青色的。當他發怒時會以其武器,即霹靂之矢殺害人畜,損傷草木,可說是破壞神。但其並非全然的惡神,他又會治人畜之病而被尊為Jalasa-bhesaja(治療者之意)。
三,馬爾殊(Maruts)
由暴風神格化而來,魯特羅(Rudra)是他的父親,雲(Prsni)是他的母親。他全身都是紅色的,身週的光芒像火一樣,肩上背著槍,胸前有金色的飾物,穿著金色的盔甲,乘坐金色的車,行動時如狂暴的猛獸。
四,漥尤(Vayu)
漥尤(Vayu)的名字由Va(吹)而來,由風神格化而來。漥尤(Vayu)是諸神當中速度最快的。有一說認為他是吠陀三神之一:天-蘇利耶(Surya),地-阿耆尼(Agni),空-因陀羅(Indra)或是漥尤(Vayu)。因此他在吠陀中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。其能力在於替人治病以及讓人長生。
五,巴爾加魯耶(Parjanya)
由雨雲神格化而來,是降雨之神,他用桶(Kosa)或水囊(Drti)降雨於地界,灌溉草木。
六,其他空界的小神
1.德利陀。阿布德耶(Trita aptya)
其性格可稱為小因陀羅,是驅退惡魔之神,住在瓦羅城(Vala)。後來其神格被因陀羅合併而成為伴神。
2.水之子(Apam napat)
身上有光,為水靈
七,馬德里須溫(Matarisvan)
與希臘的普羅米休斯(Prometheus)類似,是由天上把火傳到地上的神,是阿耆尼(Agni)的異名。 |